CSS的基本语法

CSS用于定义HTML页面元素的样式,基本语法如下:

这样一个完整的CSS代码块称为规则集,规则集中各部分释义如下:

选择器(Selector)

HTML元素的名称位于规则集开始。它选择了一个或多个需要添加样式的元素(在这个例子中就是p元素)。要给不同元素添加样式只需要更改选择器就行了。

声明(Declaration)

一个单独的规则,如color: red;用来指定元素中的文本颜色属性。

属性(Properties)

指定需要改变的HTML元素属性(本例中color就是<p>元素的文本颜色属性)。

属性的值(Property value)

在属性的右边,冒号后面即属性的值,它从指定属性的众多外观中选择一个值(我们除了red之外还有很多属性值可以用于color)。

语法部分要注意:

  • 每个规则集(除了选择器的部分)都应该包含在成对的大括号里({})。
  • 在每个声明里要用冒号(:)将属性与属性值分隔开。
  • 在每个规则集里要用分号(;)将各个声明分隔开。

有三种方式可以引用CSS样式:

第一种是使用外部样式,步骤如下:

1. 首先新建一个styles文件夹,在其中新建一个style.css文件,然后在这个style.css文件上定义元素样式,例如:

p {
    color: red;
    width: 500px;
    border: 1px solid black;
}

2. 编辑HTML页面,然后将下面一行粘贴到文档头(也就是<head></head>标签之间)。

<link href="styles/style.css" rel="stylesheet">

其中href属性指定了目标文件(样式表)的路径,rel属性指定了目标文件和当前文档的关系。

注意:必须定义rel="stylesheet",否则样式表不会生效。

之后保存并刷新页面,就可以看到页面上段落文本的颜色变成了红色,段落的宽度变成了500px,且段落有实线边框,边框宽度为1px,颜色为黑色。

第二种是使用内部样式,在<head>元素内创建一个<style>元素,并在<style>内定义样式:

<head>
    <style>
        p {
            color: red;     
            width: 500px;     
            border: 1px solid black; 
        }
    </style>
</head>

第三种是使用内联样式(行内样式),直接把元素的样式定义在元素内部:

<p style="color: red; width: 500px; border: 1px solid black;">Hello, World!</p>

注意:内联样式只能定义单个<p>元素,而前面讲到的外部引用和内部引用是定义页面上的所有<p>元素。

以上三种方式都可以定义元素样式,如果同时应用了多种定义方式,且定义的样式属性存在重合,则采用“就近原则”生效,即:内联>内部>外部样式。

比如外部样式表定义<p>元素的颜色为red,内部的<style>定义<p>元素的颜色为yellow,内联样式定义<p>元素的颜色为blue,则最终<p>元素内的文本颜色是blue

如果删除<p>的内联样式,则最终<p>元素内的文本颜色为yellow